【校园环境整治提升进行时】校内公共卫生间专项整治改造初显成效
发布时间: 2015-07-30    访问次数: 302

  良好的环境能育人于无声。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厦大,学校开展了校园环境整顿系列工作。按照以人为本、卫生美观、方便实用的原则,学校对校园公共卫生间开展集中整治。目前,该项工作初显成效。

逐一检查摸底数据登记建档

  今年3月底,学校成立了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赖虹凯为组长,学校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处、监察处、保卫处、资产后勤处、基建处、校工会、校团委、后勤集团相关人员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小组,对思明校区、翔安校区和漳州校区公共卫生间开展集中检查整改。

  检查组历时一个多月,对学校教学科研、办公和服务场所的公共卫生间进行逐一检查。在思明校区,检查组分4次对1308个厕位的卫生保洁状况、设施设备状况、安全性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逐一排查,同时收集基础数据,为下一步整改和管理打下基础。

  针对检查发现的设备设施故障损坏、保洁频次不够、指示标识不规范等各类问题,检查组进行分类梳理汇总,提出整治改造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同时讨论完善公厕设置建设标准,旨在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推进完善公厕建设。

“厦大这么美,不该有‘死角’”

  从主干道穿群贤连廊到嘉庚楼群拐角处的三角公厕,因位置在西门大道和教学区之间成为游客学生使用频次最高的公厕之一。在中午和傍晚高峰期,短短半小时,进出十几人次,留下串串鞋印和水迹,甚至还有随意丢弃的卫生纸,部分卫生间门板还有小广告和涂鸦,环境整体状况不佳。整改之后,保洁打扫增加了频次,同时摆上了绿植和熏香。随机走访发现,洗手间地面干净整洁,门板上的涂鸦已被清洗,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芳香,厕纸充足,洗手台也摆上了小花。

  细心的师生也许发现,最近,学校的公共卫生间有了一些变化:墙上贴上了卫生值班表,停水的水龙头开始有水流出来了,在卫生间外也闻不到刺鼻的臭味了。

  在此次学校公共卫生间专项整治行动中,整治小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汇总,明确责任人,同时跟踪推进问题整改。

  检查发现的设备设施维修不及时;部分卫生间使用的木板材料出现小广告和涂鸦,不易擦洗;存在没有灯罩的现象;部分卫生间窗户开口太低,没有防护栏;卫生间天花板的铝扣板存在掉落现象;因渗水严重,导致存在外墙掉落脱落现象;部分插座线路面板坏了,无安全警示牌等一系列问题,相关责任单位逐一制定了对照检查和整改工作方案,加紧维修更新公共厕所故障损坏设施设备,确保设施齐全、使用正常;同时加强对保洁工作的日常巡检,保证内外环境清洁卫生。

  一些整体基础设施设备老化严重,需要较大规模改造修缮的公共卫生间,比如海韵实验楼公共卫生间等,则被纳入学校修购计划进行整体改造,明确了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能顺利推进。

  在检查组的复查抽查中,各单位的公共卫生间保洁情况均有所改善,除了需要大规模改造修缮的项目,其余设施设备的小故障均已修复。

整治重在落实 环境育人于无声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厕所不仅是满足师生需要的基本设施,是体现师生文明素质的窗口,同时也是对文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场所。通过有效的厕所建设和管理,为师生创造优美环境,以环境温馨人、以环境影响人。

  公共卫生间到底该不该下力气治理?日前,习近平在延边了解到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他指出,新农村建设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

  从过去大家都不愿公开谈厕所,到现在“公厕”被屡屡提起,体现了观念行动上的转变。厕所是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文明素养的重要标志。之所以厕所建设和管理行动被称为“革命”,很大程度是因为面对几千年来形成的歧视厕所、忽视厕所、厕所文化缺失及厕所陋习,需要从思想认识、文化观念、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

  目前,由资产后勤处牵头学校办公室、学生处、保卫处、校团委、后勤集团等单位联合制定的《厦门大学公共卫生间管理办法(试行)》正在制定完善中。根据管理办法,学校将完善公共卫生监督检查机制,公共卫生学生督导员将与教代会选出的教工代表共同参与公共卫生监督检查。

  公共卫生间日常保洁标准也在着手完善当中,公共卫生间的指示标识牌、设施设备标准等都将进行统一规范。一系列管理建设标准的建立,是公厕治理能够长效化的保障。同时校内所有公共卫生间将进行逐一编号,方便管理维护。

  鲜花盆栽、漫画提示、厕纸供应等等则让厕所以一种新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公厕不再成为心目中的不洁之地。校园之美,美在师生和谐,美在环境优雅,一角一落都应当融入文化,让人悦目,展示独特校园之美。

  推动公共卫生间的综合治理,与学校每一位成员密切相关,不仅需要建设管理者提升服务效率,加强科学规范管理,也需要每一位师生员工养成文明习惯,抵制粗鄙行为。

    (宣传部  赖炜芳)